安徽芜湖:产城融合,老城区“华丽转身 ”
芜湖经开区是安徽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银湖、凤鸣湖、蜻蜓湖三个湖泊点缀其间,宛如一串美丽的翡翠项链。然而,长期以来,作为老工业区,这里工厂林立,沿湖罗布着29家制造业工厂,工业围湖、杆线穿湖、交通拥堵成为老工业地带的典型“地貌”。
芜湖经开区是安徽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银湖、凤鸣湖、蜻蜓湖三个湖泊点缀其间,宛如一串美丽的翡翠项链。然而,长期以来,作为老工业区,这里工厂林立,沿湖罗布着29家制造业工厂,工业围湖、杆线穿湖、交通拥堵成为老工业地带的典型“地貌”。
芜湖经开区是安徽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,银湖、凤鸣湖、蜻蜓湖三个湖泊点缀其间,宛如一串美丽的翡翠项链。然而,长期以来,作为老工业区,这里工厂林立,沿湖罗布着29家制造业工厂,工业围湖、杆线穿湖、交通拥堵成为老工业地带的典型“地貌”。
为讲好经开故事、传播经开声音注入新活力, 由安徽画报社、合肥市摄影家协会主办,合肥回忆数码协办的摄影专栏《一拍即“合”》 携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,共同组织开展“共绘五彩经开——《安徽画报》特约(签约)摄影师聚焦合肥经开区”采风活动。近20名《安徽画报
22家上市企业、36家世界500强企业、8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扎根此处……是什么让常州国家高新区格外有魅力?11月15日,“向新图强观江海——全国广电融媒高质量发展看江苏调研行”采访团走进常州国家高新区,探索这里的创新硬实力,如何跑出发展“加速度”!
金秋十月,位于白云新城的白云里国际美妆中心展厅内灯光璀璨,粤海云港城加快建设勾勒城市天际线,萧岗村城中村改造工地机械轰鸣……这片9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加速蝶变。
改革风正劲,济宁勇争先。在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际,济宁锚定“事争一流,保持全省第一方阵”,以“敢担当、勇争先”之姿,聚焦重点领域系统集成、持续突破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篇章。
9月25日,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。会场上,行业竞逐如火如荼,而会展外的萧山区南阳街道,也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。这个曾以雨伞、童装、卫浴三足鼎立的重镇,近些年用全市最大的企业征迁力度,为会展服务、数字贸易、半导体“新三样”腾出宝贵空间。
曾经的清江东路,在老成都口中被称作“西门外的罗家碾”。1958年,峨眉电影制片厂在这片田野中拔地而起,成都也成为继北京、上海、长春之后第四个拥有电影制片厂的城市。峨影刚成立时,周遭还是一片荒芜的郊野,如今这里已身处成都市二环路内,毗邻西财光华村,坐落于青羊区的
9月8日,大型纪录片《绿水青山中国答卷》第十六集《水清业兴 绿映济源》在央视综合频道(CCTV-1)首播。节目以纪实影像的表达方式,生动记录了济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显著成就。
“甜蜜幸福列车”启程、特色非遗市集开市……8月28日晚,姑苏区平江新城(苏锦街道)平门塘商圈灯光闪烁、人潮涌动,以“苏式婚姻 甜蜜‘锦’夜”为主题的第三届“灯火七夕·爱在新城”主题消费季活动在这里热闹开幕,随着“缘定姑苏相思主题路线”上线,一场古今交融的甜蜜旅
“以前办证要跑好几个部门,如今在园区服务综合体‘一站式’办妥,闲暇时间还能去‘党建+’邻里中心看书充电,工作和生活都方便多了!”在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产业园工作的职工池晓芳,近来感受到不少“幸福感的细节”。这些变化的背后,正是泉州开发区深入推行社区、园区、厂
济源,这座黄河岸边兴起的工业之城,机器轰鸣与市井烟火交相辉映。作为一座因工业而兴的城市,如何在繁荣工业的同时保护好黄河生态,成为济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。